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艳[1]
机构地区:[1]中山市华侨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0期27-29,6,共4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基于课堂观察改进高中历史情境创设的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QW2021JGW014。
摘 要:历史解释作为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一种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这与批判性思维理性、反省的特质可谓是高度契合。如何在课堂中实现两者的交融?笔者尝试以高考一轮复习《透过<清明上河图>管窥大宋政治与社会》一课为例,借助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一、缘起与核心问题聚焦高中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认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