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熠峰 赵茂雄 石磊[2] Wang Yifeng;Zhao Maoxiong;Shi Lei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201203 [2]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上海200433
出 处:《物理教学》2022年第9期73-76,共4页Physics Teaching
基 金:复旦大学“步青计划”和复旦大学教改项目(拔尖课程“物理学中的作用量”的建设、实践和研究)的支持。
摘 要:最小作用量原理(the least action principle)曾被广泛运用于力学、光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物理研究中。在高中阶段,通过理解最小作用量原理可以联系光学、力学等初看并不相干的领域。在本次研究中,复旦大学和华师大二附中的学生利用“步青计划”,借用简单的计算机数值计算手段,探究了在高中讲授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可行性。论文共分为:光的折射与最速降线,哈密顿原理和抛体运动两个部分,旨在通过简单的计算机数值计算引出这个伟大原理并提供高中生新的理解物理和探索物理的视角,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最小作用量原理构建整体性的物理思维,完善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统一理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本课题以互动性的交互式界面为例.希望能够提供一个优秀高中生学习高阶课程和知识的教学手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