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春乔
出 处:《成长》2023年第1期12-14,共3页Growing
摘 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显然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高中生们期待深入了解当代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走向、国际视野下与中国联系紧密的国事、天下事。青年学生正处于正确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然而在交流频繁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大量难辨真假、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此外居心不良的境外媒体声音也会干扰学生的是非判断。时事政治的热点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表达时代精神,其具有拓宽学生视野、改造思想格局、纠正错误价值观、调整前进状态等重大积极作用。教师应牢牢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思想,用社会中正面积极的主流价值观来帮助学生透过时政热点现象分析其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更好的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时政教育并没有发挥其价值、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于时政教育的掌握仍处于似懂非懂的窘境,导致时政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之中的发展极为缓慢。本文将深入分析导致时政教育效果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为广大一线教师梳理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时事热点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