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瑞常[1,2] 孙尧 DING Ruichang;SUN Yao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100875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11期49-53,96,共6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VAA180001)研究成果。
摘 要:从社会价值来看,新时代民族文化教育应服务于促进民族团结、世界和平,以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个体价值来讲,应助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新时代民族文化教育能且应当培养学生三层次六方面的素养:一是认知-经验层面的文化见识;二是对各种民族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包括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他民族异文化的包容;三是能力与行动层面的文化审辩、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技能。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应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阐明这些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关联;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要与整个学校育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单搞一套”。
关 键 词:民族文化教育 中华文化 价值负载 素养框架 全球胜任力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