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玉华[1] 朱勇[2] 窦坤[3] 徐文彬[4] 马彦峰 Zou Yuhua;Zhu Yong;Dou Kun;Xu Wenbin;Ma Yanfeng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3]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5]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基 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学法律英语慕课产品优化解决方案”(202002059003);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1BZ053);甘肃高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法律语言能力建设与涉外法律风险防范研究”(2020A-092)。
摘 要:法律语言是“法律”和“法”本身邹玉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律语言是承载和表达“法律”和“法”的语言。“法律语言”与“法律”和“法”的关系,要从语言的本质说起。不同的语言观对语言本质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语言工具论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认知工具,语言为人所创造,属于人但外在于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3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