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技艺传承样态的高职主体驱动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烨[1] 

机构地区:[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出  处:《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年第9期137-139,共3页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基  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立项课题“三喻文化视角下非遗技艺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播实践和提升路径研究”(2021SJA129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大运河(常州段)沿岸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研究”(11130300121012)。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精深而广博,却也岌岌可危。侧重非遗技艺的传承,只有关注传承本质――人的培养,才能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对此,高职院校要作出应有贡献,发挥积极作用。文章从形态、生态、活态多维度考虑教育的内容、方式,引导高职学生关注非遗技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实践和探索。只有当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提高对非遗技艺的文化认同,积极参与恢复与重建传统的生活方式时,非遗技艺的传承才是成功的。

关 键 词:非遗技艺 动态性 生产性 适应性 遗产保护教育 

分 类 号:G717[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12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