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彦 咸立强[2] Wu Yan;Xian Liqiang
机构地区:[1]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2]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6期59-65,共7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我是”句型是“《女神》时期”最能体现郭沫若语言特色的表达形式;《鲁拜集》则是郭沫若文学翻译中最早最典型地运用“我是”句型的译诗集。《鲁拜集》汉译本中,最频繁地使用“是”字句且用法最丰富的就是郭沫若译本。“是”字句带有肯定与强调性质,特别适合用来表达现代主体的觉醒、自我价值的肯定。喜欢判断,而且是肯定式的判断,郭沫若的这种语言偏好来自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交互影响。通过文学翻译寻找自己的文学话语,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将自身的语言偏好灌注在译文中,这种复杂的纠缠与交互影响呈现了郭沫若在语言现代性方面进行的探索,郭沫若的文学翻译为人们考察现代译语及现代性主体的生成提供了典型案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