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的理性表达及本土构建 以重庆市綦江中学“问题式大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盛建评 刘戈 刘燕[1,2] 

机构地区:[1]重庆市綦江中学校 [2]重庆綦江实验中学校

出  处:《今日教育》2023年第2期24-27,共4页Education Today

摘  要:大概念教学是践行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的时代理性和现实逻辑,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和育人为本理念下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有机契合,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诠释了“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育焦虑和教改疑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1]即通过大概念教学,创设课程知识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形式,搭建学科育人桥梁,实现真实问题情境的迁移应用,在深度学习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 键 词: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 新课程方案 深度学习 立德树人 主题内容 育人为本 优化内容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