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生活开展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以“服务一年级新同学”活动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昌照 

机构地区:[1]厦门市故宫小学

出  处:《福建教育》2023年第13期22-25,共4页

摘  要:社会服务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社会服务意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其关注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这一活动方式与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直接对接,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密切关联,是为培养新公民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的有效途径及促进道德成长和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仲建维,2017)。

关 键 词:实施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责任担当 被服务者 道德成长 实践创新 教师指导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