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虚”“静”的哲学提升  

Philosophical Elevation of"Xu"and"Jing"in Lao Z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奚[1] Bai Xi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0期60-66,共7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编号19JZD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无”的本体论表达中,且呈现出密切的意义关联。“虚”“静”在《老子》中还具有工夫和方法的意义,体道、为道离不开致虚、守静的工夫,“虚”“静”也是形上之“道”通向现实应用的一座便捷的桥梁。战国时期,道家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向度发挥和应用了“虚”“静”的哲理,最终两词联结起来而成了一个独立的范畴。

关 键 词:《老子》 虚:静   

分 类 号:B223.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