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Intuitive Knowing and Intuitive Awareness,Awareness of Inherent Nature and Awareness of the Mind:Also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Wang Yangming's Though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悦笛[1] Liu Yued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2期76-83,共8页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知-心-觉-性”的基本思想架构。从佛教的影响来看,这种良觉就是由“性觉”而来;从儒家的传承观之,这种良觉本自“心觉”而发。实际上,作为人类“情理结构”的良知,本然具有“知-情-意”全整结构,也就是既包含理性化的观念和意志,也包孕感性化的情感。良知乃是理性内在积淀的结果,但却呈现为道德直觉的外化形式。王阳明意义上的“结圣胎”,就是这种理性凝聚的规程及其结果。

关 键 词:情理结构 良知 良觉 性觉 心觉 佛性本觉 自性本觉 

分 类 号:B248.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94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