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觉

作品数:2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江海刘悦笛杨娟刘澍乔根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告大观(媒介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2期76-83,共8页刘悦笛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知...
关键词:情理结构 良知 良觉 性觉 心觉 佛性本觉 自性本觉 
吕澂与熊十力的“性寂”“性觉”之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68-74,共7页刘飞 丁小平 
吕澂与熊十力之间的“性寂”“性觉”之争被称为“辩佛学根本问题”,实际上,二人所理解的“性寂”与“性觉”并不分别符合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心性本净说”的本义。通过对比吕、熊的“寂”“觉”之争与朱陆之争,可知吕澂的“性寂”与...
关键词:吕澂 熊十力 性寂 性觉 朱陆之争 
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孔学堂》2022年第2期92-101,189-200,共22页刘悦笛 Zhu Yuan(译)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
关键词:情理结构 良知 良觉 性觉 心觉 佛性本觉 自性本觉 
教师实践性知识培育之理论反思及革新被引量: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杨娟 
安徽省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培育与转化研究”(NO.2019szjy025)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个体经验知识。我国现行教师实践性知识培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离,无力指导实证研究。域外相关实证研究已经实现了理论指引下的学科化、个性化。放眼未来,我国培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既需要教育体制...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育思维 教育体制 意向性觉知 
吕澂先生对中国佛学发源于唯识学的系统探索
《宗教研究》2020年第1期45-53,共9页袁宏禹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唯识学史要”(15FZJ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佛学的思想渊源与唯识学有亲缘关系吗?佛学界广为所知的是,唯识学家吕澂先生对中国佛学是口诛笔伐的。吕先生力证魏译《楞伽》是"错谬百出"、《楞严》乃"集伪说之大成"、《起信》为"伪书、似说",从经典方面撼动了中国佛教如来藏系...
关键词:中国佛学 唯识学 如来藏 吕澂 华严宗 楞严 性觉 天台宗 
佛教经学视域中的“性寂”与“性觉”之争--以吕澂与熊十力“佛学根本问题”之辩为中心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7年第10期65-68,共4页王川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10JZD0004)
吕澂与熊十力关于"佛学根本问题"的争论是近现代佛教思想史上一桩引人注目的事件。吕澂提出的"性寂"与"性觉"这对范畴不仅是对印度佛学与中国佛学义理立场的分判,而且也是对儒佛之间在心性论、本体论等层面的差异的根本界定。从佛教经...
关键词:佛教经学 性寂 性觉 吕澂 熊十力 
MBLM:2017年美国女性觉得“最亲密”的品牌是迪土尼
《广告大观(媒介版)》2017年第4期18-18,共1页
《2017品牌亲密度报告》显示,在女性消费者的限中,她们觉得“最亲密”的品牌是迪士尼;在男性消费者眼中,他们认为“最亲密”的品牌分别是苹果,Harley Davidson和任天堂。研究表明,女性消费者在零售、消费品、健康和卫生、应用程...
关键词:品牌 女性消费者 男性消费者 性觉 美国 应用程序 金融服务 主题公园 
深度描绘概念主题 理性觉知历史经纬——2O14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3题的启示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7期41-44,共4页马宁 
高考历史卷承载着考查考生基于事实基础上的认识发展、能力迁移、思维提升的功用,基于此,命题者往往采取以点牵线,聚焦一个主题,抓住一系列关键概念,层层推进以求深度描绘的方法,以此观察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迁移力。...
关键词:历史卷 高考 概念 描绘 江苏 性觉 能力迁移 认识发展 
经验移植:教学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意向性觉知——以基础课教学为观察对象被引量:5
《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4期107-110,共4页刘澍 杨娟 
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提升途径研究"的成果
教学经验移植是生成教学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国内对于教学经验移植的认识多停留在指称论层面,没有注意到其本质上是在教学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一种意向性觉知。在基础课教学经验移植中,选择移植对象要遵循规范性,并以融合创新的方式实...
关键词:教学经验 经验移植 实践性知识 基础课 
吕澂与熊十力的“闻熏”之争
《五台山研究》2012年第2期3-7,共5页张晓亮 
作为20世纪初期蔚为壮观的儒佛之争的一部分,极少有人注意到吕澂与熊十力争论背后更深刻的东西。以佛教的"闻熏"概念为中心,力求揭示吕、熊二人迴异的认识论方式。并认为应该将二人的争论放在整个"闻熏"观念演变史甚或佛教中国化的一环...
关键词:多闻 熏习 性寂 性觉 外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