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始于虚霩”与《淮南子》道论的学术转向  

"Tao Starts From Emptiness"and The Academic Turn of The Theory of Tao In Huainanz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晓峰[1] ZHENG Xiao-feng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基  金:202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巫史传统与早期中国的叙事研究”(22ZWB262);黑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KYYWF-0204);哈师大教改重点项目“国学教育与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淮南子》道论突破了先秦虚化的道体,赋予了具象的意义。由“道始生虚霩”到“道始于虚霩”的一字之变,可体察《淮南子》道论的学术转向。从道与器关系看,道散万千,而其皆着道性;从道与人的关系看,德性成为道的表现形态,也是达道的具体路径。通过透视真人、至人与圣人之道的显著差异,在看似醉心真人、至人理想境界的表象背后,实则属意重治世操作的圣人实践之道。还原秦汉之际的学术语境,重回历史现场,分析刘安的矛盾心态,可提示刘安编撰《淮南子》“务于治”的道论基点。

关 键 词:《淮南子》 道论 道器 德性 学术语境 

分 类 号:G256[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