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峰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叙事《左传》道论占卜异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珠江论丛》《北方论丛》《学术交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汉诸子关于古公故事的书写差异与诠释立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4年第4期92-99,共8页郑晓峰 
202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巫史传统与早期中国的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2ZWB262)。
古公亶父是先周族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并开启文明史进程的史诗级人物。秦汉诸子在不同书写意图支配下对之进行重新构拟,在文字差异的变化中,语词书写的选择上,皆隐匿着不同的诠释立场、思想意图和论证逻辑。秦汉诸子学术视野中重塑的古公...
关键词:秦汉诸子 古公故事 书写差异 诠释立场 
“三言”中城市民居书写的叙事作用与文化意蕴
《学术交流》2024年第3期181-192,共12页张萌 郑晓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整理与研究”(17ZDA261)。
如果说城市园林的书写体现了章回小说文人化的叙事风格,那么城市民居就是拟话本小说民间化叙事的典型环境。在拟话本小说集“三言”中,城市民居空间兼具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身份,产生了重要的叙事作用,使故事环境更加生动具体、...
关键词:拟话本 “三言” 城市民居 叙事 文化意蕴 
《郊祀歌》的巫音告诉我们——“打开经典是民俗”之二
《博览群书》2023年第4期12-17,共6页郑晓峰 
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的巫风盛行;“民神杂糅”“家为巫史”的习俗在“绝地天通”后依然绵延不绝。高祖刘邦由楚而兼有天下,王者功成,制礼作乐自然书楚语,作楚声,带楚意。汉武帝时的郊祀礼乐“...
关键词:《汉书·地理志》 东方出版社 《郊祀歌》 制礼作乐 绝地天通 《九歌》 巫音 
“道始于虚霩”与《淮南子》道论的学术转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郑晓峰 
202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巫史传统与早期中国的叙事研究”(22ZWB262);黑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KYYWF-0204);哈师大教改重点项目“国学教育与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淮南子》道论突破了先秦虚化的道体,赋予了具象的意义。由“道始生虚霩”到“道始于虚霩”的一字之变,可体察《淮南子》道论的学术转向。从道与器关系看,道散万千,而其皆着道性;从道与人的关系看,德性成为道的表现形态,也是达道的具...
关键词:《淮南子》 道论 道器 德性 学术语境 
先周族的迁徙路径与文学书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4-102,共9页郑晓峰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基金“秦汉之际子书研究”(LBH-Q19115)。
先周族的迁徙史巫史交织,史事中有缘饰巫风,传说中有史实素地。先周族起源地的学术史梳理重在由探寻“邰”的地望,扩展到先周族在泾渭之间活动范围的圈定。从诗性逻辑看,先周十五王“失其代数”是带有选择性的历史记忆,“弥补代数”则...
关键词:先周族 迁徙史 族群记忆 诗性逻辑 文学书写 
大连图书馆藏《金瓶梅》整理弁言
《珠江论丛》2022年第1期284-296,共13页郑晓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金学研究四百年来,《金瓶梅》的“逸典”世界,既是晚明时代日常生活的社会图景的拟像,也是“日常生活形而上化”的思想史镜像。张竹坡批评的第一奇书本以其深刻的“情理”观揭示了这一图景,以文间评的解释性评注方式,重构了一个交叉视...
关键词:大连图书馆 《金瓶梅》 明清小说 
《新语》非伪书及其学派归属补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年第2期1-8,共8页郑晓峰 
2019年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秦汉之际子书研究”(LBH-Q19115);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巫史传统与早期中国的叙事研究”。
本文通过考察明前史书及部分目录典籍有关《新语》的著录情况,说明《新语》在流传中虽有散佚,但今本《新语》似距原书未远。借助文本细读,抽绎并归纳《新语》中的大量引文,管窥陆贾的知识结构,辨识文献真伪;通过分析引文,发现其学仍以...
关键词:《新语》 非伪书 学派归属 
“记事之辞”:《易》之古史传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第6期50-54,共5页郑晓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叙事特征研究"(14FZW022)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博士后第59批面上资助基金"秦汉子书研究"(2016M591467)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度吉林省择优资助博士后科研优秀类项目"秦汉子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哈尔滨学院青年博士科研启动资金项目"先秦巫史叙事研究"(HUDF2017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易》之"记事之辞"可理解为"乃记载古代故事以指示休咎也"。本文选取五则卦爻辞,在前贤考证的基础上,细绎古事的来龙去脉,尝试还原《易》作为卜筮之书中真实的史事存在;借助"记事之辞"中的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可以加强人们对于卜筮合...
关键词:记事之辞 《易》之古史传说 《易》具史意 
摭谈《兰亭集序》的情感突变被引量: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100-102,共3页万志祎 郑晓峰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写景抒情的名作。作品由描写景物的乐事突然转而抒发对生死的感叹,这种由乐转悲的情感突变是否属于前后脱节,这种思想情感的突变又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文人怎样的思想,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兰亭集序 情感突变 生命意识 
占卜异象与《左传》叙事的预言式结构被引量:4
《学术交流》2017年第1期146-153,共8页郑晓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叙事特征研究”(14FZW022);中国博士后第59批面上资助基金项目“秦汉子书研究”(2016M591467);2015年度吉林省择优资助博士后科研优秀类项目“秦汉子书研究”
《左传》借助占卜、异象等为标志的巫史叙事言理的结构方法,使之成为一部"高度道德化了的史书"。由先卜后筮到先筮后卜,体现了人们想要以数字技术的方式来理性地合逻辑地把握世界的努力。上至天象,下至人间异象,皆隐喻人事,指向惩恶劝...
关键词:占卜异象 《左传》叙事 预言式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