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红
机构地区:[1]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
出 处:《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2023年第5期48-49,共2页
摘 要:智障青少年回归社会是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能促进智障青少年回归社会,而道德行为是由道德感决定的,可见道德感在促进智障青少年回归社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们在感觉对象时产生的态度,并做出相应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动机、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感的形成不是独立的,任何阶段的道德感发展一定是从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中获得。
关 键 词:技能教学 道德行为 特殊教育 道德感 内心体验 智障青少年 情感体验 回归社会
分 类 号:G76[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