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学校“边缘人”透视与转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烁星 朱滨 

机构地区:[1]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南京210019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出  处:《教育探索》2023年第3期73-76,共4页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D/2021/02/49)。

摘  要:学校边缘人的多维特征表现为消极的身份认同、浅表的实践参与、微弱的关系卷入、欠佳的胜任能力、稀缺的个人资源。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师的自身因素和学校既有的“核心—边缘”管理模式。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化解当前学校边缘人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视角,强调高质量的互动与关系卷入、为教育事业开展意义协商、创造共享的教育资源。其成员身份特征体现为动态变化的身份轨迹、重在参与的资格标准、多重边界的身份体验。转化学校边缘人的路径:要在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共同体;在内部设定以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身份资格;要求教师寻求多种实践共同体定义的胜任力。

关 键 词:学校边缘人 实践共同体 意义协商 

分 类 号:G472.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