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一博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图史关系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BA020)的阶段性成果;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资助。
摘 要:马克思主义美学坚信作为上层建筑的审美意识,能够有效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理论逻辑的有效性,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阐释之中。但是,随着20世纪西方无产阶级运动的不断失败,从20世纪初至70年代,西方史学思潮不断批判唯物史观的合法性,也否定了奠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经济史观”“革命史观”与“异化史观”三种唯物史观念,最终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社会历史阐释效力与能动性的丧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