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分析译者主体性——以《夜莺与玫瑰》两个中译本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娟 王超[1] 

机构地区:[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6期94-96,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自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高潮拉开帷幕以来,女性主义翻译思想逐渐形成并盛行。同时期也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因此成为国内外翻译的热点。两者浪潮相互影响,为翻译界提供了更加新颖广阔的视角。本研究以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童话《夜莺与玫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林徽因译本与巴金译本,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本研究发现译者性别的差异会导致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关 键 词:女性主义翻译 译者主体性 《夜莺与玫瑰》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