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齐文娟 石群[2] QI Wen-juan;SHI Qun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学术期刊中心,陕西延安716000 [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出 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6,26,共7页Journal of Ya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12345’双同提效机制研究”(浙教函〔2021〕47号)。
摘 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坚守农村办教育,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劳动教育思想,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时,他也笃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他在劳动形式转换、劳动和自然关系等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他对劳动教育概念、劳动和“五育”关系等都有深入洞察。新时代中国大力提倡劳动教育,是对三十多年劳动教育历程反思后的再出发,劳动教育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中国劳动教育的重要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