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校、社共育:小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显性成效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曙辉 

机构地区:[1]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6期103-103,共1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HA200230)研究成果。

摘  要: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倡导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但是三者之间的磨合仍存在着较大问题,甚至出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张皮”的现象。而非正式学习的出现,起到了很好的“黏合剂”作用,它不仅打通了课内课外、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的学习壁垒,更是推动了一系列家校社协同育人改革创新。社会层面:形成新的学习社群。“互联网+”给予了儿童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在社会学习层面,他们不仅是学习的发起者,而且有机会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关 键 词:协同育人 非正式学习 家庭教育 学习社群 社会层面 小学生 互联网 黏合剂 

分 类 号:G622.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