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泽予 林风[2] CHEN Zeyu;LIN Feng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 [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出 处:《外国语言文学》2023年第3期116-121,126,共7页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本科高校教改专项“翻译硕士专业作为课程思政先锋的有效路径研究”(FBJG20210310)。
摘 要:0引言藏族人称“格言”一词为“勒谐”,意为“善言”。格言诗,也称为哲理诗,顾名思义,藏族格言诗是藏族人民生活之凝练,是藏族人民智慧之结晶,是藏族人民文化之缩影。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其涵盖面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道德、审美等等,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李钟霖,1993:57)。藏族格言诗在域内传播已有数百年,由于地理位置约束,藏族格言诗在域外的传播较少,这导致域外读者对藏族民族文化不够了解(李正栓、赵春龙,2019)。有国内外学者就藏族格言诗域内外传播进行系列研究并且翻译了部分格言诗,但其研究和翻译都存在着些许不足。李正栓教授的新作从梳理民族典籍研究出发,在民族典籍翻译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藏族格言诗译本传播及影响上做出综述研究。在“文化建设”与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将藏族格言诗英译先行研究和《国王修身论》英译实践相结合,率先翻译了《国王修身论》英译本,使藏族“四大格言诗”英译作品得以全面完善,李正栓对藏族格言诗的英译研究和《国王修身论》英译本的补充,能让域外读者全面地理解藏族格言诗的发展历程,为藏族文化走出去增添新的活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