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易经》语境译介索隐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言文学》《当代外语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科技视界》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情话“译”——评李正栓《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
《外国语言文学》2023年第3期116-121,126,共7页陈泽予 林风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本科高校教改专项“翻译硕士专业作为课程思政先锋的有效路径研究”(FBJG20210310)。
0引言藏族人称“格言”一词为“勒谐”,意为“善言”。格言诗,也称为哲理诗,顾名思义,藏族格言诗是藏族人民生活之凝练,是藏族人民智慧之结晶,是藏族人民文化之缩影。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其涵盖面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道德、审美等等...
关键词:藏族格言诗 英译研究 民族典籍 英译作品 藏族文学史 哲理诗 位置约束 国王修身论 
基于知识翻译学的《易经》索隐法分析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2期49-57,共9页林风 岳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代以降西方易学五学派对《易经》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22YJC74004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杨枫提出的知识翻译学认为,文化在翻译中一直“鸠占鹊巢”,致使翻译的知识本质被遮蔽,深刻揭示了译者对原文知识信息的文化重构事实和翻译行为。此说使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文明晰起来,使读者意识到译文是由原文的知识与译者的文化重构整...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 文化重构 《易经》 索隐 
《易经》的索隐式译介研究——以麦格基的翻译为例
《中国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159-169,共11页林风 岳峰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易经》译介流派研究”(FJ2021BF02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探讨了索隐派的学术渊源、诠释语境和择《易》缘由,并以例证的方式分析了其索隐《易经》的手法,包括拆字解析、人物类比、卦象启示相比附以及诠释性翻译,同时以麦格基的翻译为例,考察了索隐式解经法如何在新教传教士的典籍解读和翻...
关键词:《易经》 索隐 麦格基 翻译 
红色翻译史上的革命先驱钩沉(1902—1945)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年第2期29-37,共9页林风 卢欣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易经》译介流派研究”(编号FJ2021BF02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所记述的革命先驱指红色翻译史上的捐躯者、负伤者与被囚者,从1902年至1930年,有21人因为翻译传播马克思著作及其革命事业被囚,10人被害。抗战时期,有大量译员在国内外战场牺牲、受伤、被害。对这些译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
关键词:红色翻译史 马克思主义 抗日战争 
忠实严谨 灵活流畅--评张文智英译刘大钧《周易概论》
《周易研究》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林风 岳峰 
2019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儒经西译研究”(FWKQJ201907)。
2019年初,《周易概论》英文版在美国出版。该书由著名易学家刘大钧教授撰写、山东大学张文智教授翻译、美国汉学家戴思客教授校译。这是中文易学专著首次译成英文,且译者是中国人。译本第一部分翻译了《周易概论》的前9章,第二部分翻译...
关键词:《周易概论》英文版 刘大钧 张文智 易学术语翻译 文化释义 
《周易》译介的语境批评法研究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20年第3期90-100,共11页林风 岳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意识与翻译”(17FYY016);2018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JYTJQ201805)。
《周易》译介的语境批评派始于韦利,以孔理霭、茹特、闵福德和夏含夷等为代表。该流派受到古史辨派“疑古辨伪”思想的影响,得到现代学科发展的推动,推崇现代科学精神,发挥现代学术意识,把《周易》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重新审视...
关键词:《周易》 译介 语境批评 
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对西方《易经》译介的影响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146-156,共11页林风 岳峰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级课题“《易经》的索隐式译介及其对传统文化翻译教学改革的启示”(FWX17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一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专题研究“哲学诠释学视域下西方《易经》译介研究”的部分成果.
20世纪以来,包括易学文献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学术视野,对《易经》在西方的译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学者在翻译和诠释的过程中用出土易学文献来替代通行本部分对应文字,或者结合甲骨文、金文以及古文化遗址...
关键词:《易经》 考古发现 语境批评派 译介 
创建意识与翻译互动的体系:《意识与翻译》评介
《外国语言文学》2020年第1期106-112,共7页林风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JYTJQ20180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行业翻译的案例教学法研究”(FJJKCGZ18-83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级课题“《易经》的索隐式翻译研究”(FWX17042)
1引言 翻译研究的主流早已跳出语言学的窠臼,实现了文化转向。研究的重心从单纯语言转换机制转向跨学科综合分析,研究的倾向从价值的评判转向文本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文本外因素对文本本身的影响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学界关于这些因素中的...
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本外因素 规约性 国家社科基金 群体意识 个人意识 地域意识 资助项目 
论语境批评派对《易经》译文境遇的重塑
《中国文化研究》2019年第3期155-166,共12页林风 
作者主持的2018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8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行业翻译的案例教学法研究”(FJJKCGZ18—831)的阶段性成果;本人的博士研究“哲学诠释学视域下西方《易经》译介研究”的部分成果
在二十世纪古史辨派"疑古辨伪"思想的烛照之下,以韦利、孔理霭、茹特、闵福德等西方汉学家为代表的语境批评派基于现代科学精神和现代学术意识,打破传统易学的藩篱,把《易经》放入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在《易经》的...
关键词:《易经》 翻译 语境批评 
麦都思及《尚书》首部英译本研究被引量:6
《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163-172,共10页林风 岳峰 
岳峰主持的美国亚联董(United Board)2017-2019年课题“Multi-institutional Faculty Development for Restructuring Translational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Whole Person Education”;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行业笔译案例库:汇编与解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探讨《尚书》首部英译本及其作者麦都思,介绍译者背景、翻译的动机、翻译《伪古文尚书》的缘由,分析译文体例,评论译文得失,考察译本的影响以及学者对它的评价,注重在客观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考察麦都思及其翻译作品以理清有关争议。
关键词:麦都思 《尚书》 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