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专业化:演进历程、主要模式与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朗双菊 陈瑶[1] 

机构地区:[1]云南师范大学

出  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1期70-75,共6页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劳动教育的理论重溯及当代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YJA880005,主持人:陈瑶);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SJJ23-A11,主持人:朗双菊)。

摘  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享誉世界,重视职教师资培养质量是其发展的关键。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悠久,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师资培养模式方面有“学徒制”、巴登—符腾堡模式、普鲁士—巴伐利亚模式、图林根—汉堡模式、“职业性专业教学论”模式等不同类型,逐渐厘定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独特标准及其职能角色。随着德国生产进入后福特主义时代,如何打造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并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调问题,成为职教师资培养专业化的着力方向。

关 键 词:职业教育 德国 职教师资 培养 专业化 

分 类 号:G710[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