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支架”在解答原因分析题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晓芸 

机构地区:[1]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

出  处:《教学考试》2023年第46期44-47,共4页

基  金: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利用支架式教学理论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提质增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L1452022006。

摘  要:支架式教学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指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搭建恰当的支架,帮助学习者自主地、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从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支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问题支架、图表支架、情境支架、实验支架等,其中问题支架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学习者在进行某一主题的学习时,教师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依据一定的逻辑,精心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利用问题支架进行教学,将一个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使学习的逻辑思维得到提升,从而构建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

关 键 词:问题支架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逻辑思维 分析题 循序渐进 精心设置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