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杰[1,2] CAI Jie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3期59-66,共8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知言》《学言》校注”(22CWTJ7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论语·为政篇》的四条问孝语录中,孔子回答子游、子夏问孝所涉及的爱敬情感,是其孝论的核心内容。在子游问孝章,养动物与养父母的本质区别在于敬,这要求子女克制私欲,而专心致志于父母的志事,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在子夏问孝章,历代儒者极少注意到养动物与养父母的爱的区别。爱有人情与天理两种来源,爱动物是基于私欲的爱,而爱父母是基于敬而顺应天理的情感。敬对爱具有升华作用,将爱从养动物的层次提升到养父母的高度。但是子女以父母之心为心,并不是将父母的私欲作为自己的心志,原因是父母的私欲之上尚有天理的制约。子女应当根据天理而救正父母的私欲之失,避免父母陷于不义。儒家推崇的谏诤是基于孝道而饱含爱敬的方法,既能救正父母之失,又能避免破坏亲子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