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诤

作品数:121被引量:1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许东海吴娱孔祥安王建学岑树海更多>>
相关机构:国立政治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直谏诤臣,还是权贵爪牙?“小人物”刘栖楚的多面人生
《月读》2025年第3期45-50,共6页郑晓 
长庆四年(824)三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百官于大明宫紫宸殿门外等候唐敬宗上朝召见已有多时。这一年的正月,患病一年多的唐穆宗去世,十五岁的唐敬宗继位。和他的父亲穆宗一样,新皇帝甫一嗣位,即嗜寝乐色、畋游无度,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
关键词:唐穆宗 大明宫 紫宸殿 元和中兴 小人物 唐敬宗 唐宪宗 
经说中的文学律动:庄存与的“谏诤之文”与西京气象
《励耘学刊》2024年第2期173-189,313,共18页贾宏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人说经’视域下的清代文人《尚书》学研究”,项目编号:24CZW063。
被后世追溯为常州学派开创者的庄存与,常以清代今文经学发者的面目出现于晚清及现代学术史。但他被赋予过多的经学色彩和现代性,由此其被刘师培夸赞的“深美闷约”的文章品格多遭冷弃。而从“集部之文”向“经部之文”的视野转变出发,...
关键词:庄存与 《尚书既见》 说经之文 
系统互动、官僚自主与制度结构:中国古代言官谏诤输入的运作逻辑——基于明代万历年间“国本之争”的历史考察
《廉政文化研究》2024年第4期78-96,共19页袁柏顺 郑朝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9ZDA134)。
谏诤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决策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言官系统在面对不适宜的中央决策时,往往会采用谏诤输入的模式,以整纲肃纪、匡扶社稷和维护正统。谏诤输入的背后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逻辑和文化底蕴。在政治系统理论、官僚自主理...
关键词:谏诤 言官 官僚自主 制度结构 运作逻辑 
平原的密码(续前)
《科教文汇》2024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许辉 
“谏诤体系?那是什么?”我好奇起来。“这是孔子老人家说过的一段话。”将军说,“孔老先生说,如果天子有诤臣七人,就算天子昏愦,也不会失去天下;如果诸侯有诤臣五人,就算诸侯昏乱,国家也不会灭亡;如果大夫有诤臣三人,哪怕大夫昏庸,也不...
关键词:诤臣 谏诤 顺从 规劝 不义 
由“触邪之义”到“正色立朝”:杜甫进《雕赋》的政治文化内涵及相关问题论析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23年第4期11-24,共14页王雨晴 
关于《雕赋》的进呈时间,旧注有天宝九载和天宝十三载二说。今结合杜甫授官经过,并与《进封西岳赋表》对比,推断其为杜甫初次投献,时间在天宝六载落第后,至天宝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前。《雕赋》塑造了忠直勇猛,具有“触邪之义”的雕...
关键词:杜甫 《雕赋》 献赋 正色立朝 谏诤 
华夏“谏诤”说服模式下的《封建论》比较研究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2期81-89,共9页蔡茂 
李百药《封建论》深刻影响了唐朝及后世政治体制,也影响了柳宗元《封建论》。文章采用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利用华夏“谏诤”说服理论及传播学的竞争性真相理论展开论述。从本质上看,无论是萧瑀等关于实行封建制可以使社稷永安的阐...
关键词:李百药 柳宗元 封建论 谏诤 
以赋为体,发谏诤之声——《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学语文》2023年第6期29-32,共4页汪琼 
【教材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隶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以“责任与担当”为人文主题,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展开。共选取了两组四篇古代思辨性文章,第一组文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直言进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人文主题 《阿房宫赋》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阅读与表达 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 
谏诤与演说:轴心时代东西方政治说服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0-72,共13页潘祥辉 杜颖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2&ZD313)。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学者普遍对政治说服非常重视,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东西方的政治说服模式在说服的对象、方式、空间场所及对口头和文字媒介的偏倚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中国古代政治说服自先秦起就走向了一种...
关键词:轴心时代 政治说服 传播考古 东西比较 
孔子孝论的爱敬情感析论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3期59-66,共8页蔡杰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知言》《学言》校注”(22CWTJ73)的阶段性成果。
《论语·为政篇》的四条问孝语录中,孔子回答子游、子夏问孝所涉及的爱敬情感,是其孝论的核心内容。在子游问孝章,养动物与养父母的本质区别在于敬,这要求子女克制私欲,而专心致志于父母的志事,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在子夏问孝章,历代...
关键词:  父母之心 天理 谏诤 
北宋前中期士人谏议心态演变与贬谪文学书写——以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中心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张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制度、文体与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19ZDA2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北宋前中期谏官与文学关系研究”(18YJC75106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北宋仁宗朝台谏及其活动与文学关系研究”(SM202110028016)。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
关键词:北宋前中期 谏官制度 谏议心态 贬谪期 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