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谏议谏官批点心态仁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北宋前中期士人谏议心态演变与贬谪文学书写——以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中心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张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制度、文体与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19ZDA2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北宋前中期谏官与文学关系研究”(18YJC75106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北宋仁宗朝台谏及其活动与文学关系研究”(SM202110028016)。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
关键词:北宋前中期 谏官制度 谏议心态 贬谪期 文学 
宋仁宗朝谏官及其“惟恐职不称”心态在诗歌中的体现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53-57,共5页张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北宋前中期谏官与文学关系研究”(18YJC75106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北宋仁宗朝台谏及其活动与文学关系研究”(SM202110028016)。
宋仁宗朝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为促进谏官言事积极性,曾施行过“言事簿”考核制度,谏官振职。随着权力扩大、地位提高,仁宗朝谏官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名节意识,进而产生了“惟恐职不称”的任职心理。谏官“惟恐职不称”心理在王禹偁、...
关键词:仁宗朝 谏官 谏议心态 诗歌创作 
宋仁宗朝谏议心态的多重性与诗文创作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33-142,共10页张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北宋前中期谏官与文学关系研究”(18YJC751062)的阶段性成果。
宋仁宗朝谏官振职,成为仕宦捷径。受谏官制度、谏官活动影响,士人谏诤精神高涨,谏议心态呈现出多重性特征。士人刚直敢言已然成风,部分士人"资言以进",进而借谏言攻讦、邀名。与之相关,仁宗朝士人谏官任上创作了大量奏议,并普遍将谏章...
关键词:仁宗朝 谏议心态 士风 诗文创作 
贺寿慈批点《陶渊明集》考述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91-98,共8页张贵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刻本《陶渊明集》,内有墨批160余条。经考证,批点者为晚清士人贺寿慈。批点内容涉及对前人评陶之论的评价与阐发,陶诗异文、疑作,陶诗炼字炼句、立意构思,陶渊明作品间思想、意趣相通之处,陶诗与他人作品的关系,陶...
关键词:贺寿慈 批点 《陶渊明集》 
高延第批点《陶诗析义》的文献价值被引量:2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年第4期67-73,共7页张贵 
北京市教委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文献与文本形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图书馆藏高延第批点《陶诗析义》,高延第批语达70余条,涉及陶渊明的士人品格,陶诗诗意的阐释与评价,陶诗立意构思、用字与章法,陶诗艺术风格,以及对黄文焕、沃仪仲评点的评价等诸多方面。此外,该本尚有高延第朱笔过录潘德舆评《古...
关键词:高延第 批点 陶诗析义 
谏官欧阳修与其文学活动浅议
《山花(下半月)》2012年第11期125-126,共2页张贵 
宋代谏官制度承唐制而设,并在其基础上不断完善。北宋建国初期,谏官作用不大,田锡就曾指出:“迩来谏官废职”。谏官制度真正得到发展是在真宗朝。真宗于天禧元年二月颁发了著名的天禧诏书,它是宋代谏官受到重视的法律宣言。仁宗时...
关键词:谏官制度 文学活动 欧阳修 建国初期 独立机构 监督对象 宋代 田锡 
“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欧阳修多家并举诗学观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7期19-21,共3页张贵 
欧阳修的文学审美取向是广泛的,他"转益多师"、多家并举,对苏舜钦、梅尧臣、王禹偁、韩愈、李白、杜甫、温庭筠、韦应物等人诗风都有所肯定,并主张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自成一家。他的这一审美取向,一定意义上是其能够领导诗文革新运动、...
关键词:欧阳修 多家并举 诗学观 探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