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山东省邹城市唐村镇中心小学
出 处:《中国教师》2023年第9期15-19,共5页Teacher’s Journal
摘 要:经典背诵是中国的语文教育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引诗赋诗”的传统。当时,各诸侯国的公卿大夫在外交场合需要援引《诗》来表达本国的诉求。孔子也赞赏学《诗》,但他同时注重对《诗》进行创造性的阐发。随着科举的盛行,经典背诵日益趋于对精确记忆的考查,而不甚鼓励创造性的阐发。西方世界尽管也有过经典背诵的传统,但随着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兴起,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表达工具,经典背诵逐渐旁落。日本在“二战”后也大幅削减了经典背诵的比重。从全球范围来看,经典背诵的衰退是一个明显趋势。中国的语文教育应当保留这一重要的传统,但不能停留于机械的背诵层面,而应当注重考查学生对经典原义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