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背诵:中国教育的一道特殊风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幸[1] 冯长景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山东省邹城市唐村镇中心小学

出  处:《中国教师》2023年第9期15-19,共5页Teacher’s Journal

摘  要:经典背诵是中国的语文教育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引诗赋诗”的传统。当时,各诸侯国的公卿大夫在外交场合需要援引《诗》来表达本国的诉求。孔子也赞赏学《诗》,但他同时注重对《诗》进行创造性的阐发。随着科举的盛行,经典背诵日益趋于对精确记忆的考查,而不甚鼓励创造性的阐发。西方世界尽管也有过经典背诵的传统,但随着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兴起,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表达工具,经典背诵逐渐旁落。日本在“二战”后也大幅削减了经典背诵的比重。从全球范围来看,经典背诵的衰退是一个明显趋势。中国的语文教育应当保留这一重要的传统,但不能停留于机械的背诵层面,而应当注重考查学生对经典原义的理解。

关 键 词:经典背诵 《诗经》 科举 实用主义教育 

分 类 号:H193[语言文字—汉语] G62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