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格物:论中华美学的基本特征及活化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琳[1] 李超德[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

出  处:《艺术工作》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Art Work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美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9ZD23。

摘  要:一个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完善自我表达体系和认知系统。了解中华美学的表征有两点核心目的:其一是丰富民族品格的核心内涵以更好响应国家对民族文化复兴的倡议;其二是建立与西方哲学研究良好的互动对话关系。因此,对中华美学特征的研究卓富深意。本文梳理中华美学的历史形成和发展逻辑,探究中国传统思想与文人意趣在中华美学表征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凝练中华民族之核心精神,进而总结中华美学的活化意义。

关 键 词:中华美学 文人艺术 博大 含蓄 民族品格 活化 

分 类 号:B83-0[哲学宗教—美学] J01[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