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玮玮[1] 刘继开 闻剑[3] 梁进军[4] 梁骏华[3] 戴月[5] 付萍 马洁[6] 郭云昌 刘志涛[1] SU Weiwei;LIU Jikai;WEN Jian;LIANG Jinjun;LIANG Junhua;DAI Yue;FU Ping;MA Jie;GUO Yunchang;LIU Zhitao(Yunnan Provincia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Yunnan Kunming 650022,China;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Beijing 100022,China;Guangdo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dong Guangzhou 511430,China;Hu’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u’nan Changsha 410005,China;Jiangsu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angsu Nanjing 210009,China;Tianj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jin 300011,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022 [2]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100022 [3]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1430 [4]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410005 [5]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9 [6]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011
出 处:《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年第6期915-921,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0703804)。
摘 要:目的分析2010—2020年全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20年共报告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21起,发病31078例,死亡64例,分别占总数的3.94%(1421/36037)、11.33%(31078/274304)和4.35%(64/1472),病死率为0.21%,平均每起事件发病22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事件数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江苏、湖南、四川、安徽,共报告728起,占51.23%(728/1421);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季度;致病因子方面,引起事件数、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是甲醇,其次是含乌头碱类植物、毒蕈毒素(毒蘑菇)和有毒野生蜂蜜。肉类食品(畜肉、禽肉)和甲壳类、软体类、鱼等水产品为主要原因食品。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地区、高发季节、主要致病因子和原因食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有效防控我国农村宴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
分 类 号:R155[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