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劉志榮 Liu Zhirong
机构地区:[1]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
出 处:《中国文化》2023年第2期121-142,共22页Chinese Culture
摘 要:本文集中討論《老子》中的“常”的問題。首先從語文學的角度研究古今本中《老子》中“恒”與“常”出現的頻率與詞性變化,然後集中研究古今本一致的把“常”作為名詞乃至專有名詞使用的三章,指出:“致虛極”章(今本16章)討論事物運行、發展和循環的規律,其中對“常”的討論側重于“道論”;“含德之厚”章(今本55章)則更從“保合太和”的角度討論養德的常道,更偏重于“德論”;“天下有始”章(今本52章)則討論學習“常道”、涵養“常德”的道理,而以“持盈戒滿”、“和光同塵”作寫其“沐浴温養”之理。結論認馬,雖然人們更關注《老子》和.道家哲學中“變”的一面,但《老子》和道家其實也有自己的“常”的一面,《老子》中對此論述甚多,應當引起重視。文章同時也總結了古今代表性《老子》注中對“常”的討論,發现其中有的理解,早已指出了《老子》中修道之“常”與修德之“常”互相聯縶的橋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