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用“公众参与科学”的方式做好环境教育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哲[1] 赵妍 

机构地区:[1]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出  处:《环境教育》2023年第11期32-34,共3页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摘  要: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阵地,秉承传授自然知识、传播绿色理念的使命,借用互联网手段,打造多样化的数据平台,策划丰富多元的科普教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969年,威斯康星大学教授Willam B. Stapp首先提出并定义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词,他因此也被称为“环境教育之父”,并正式在1997年第比利斯会议上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他所定义的环境教育为“环境教育旨在发展一大群关心并拥有环境知识、态度、动机和解决环境问题技能的人”。近年来,环境教育与不同的学科分支交叉融合,演化和延伸出来了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如可持续发展教育、科学教育、户外教育、公众科学、气候变化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等。

关 键 词:威斯康星大学 可持续发展教育 户外教育 学科分支 上海自然博物馆 数据平台 绿色理念 公众参与科学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