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火青
机构地区:[1]梧州学院文传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11期10-16,共7页Aesthetics
基 金:梧州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系结构和品格特征研究”(WZUQDJJ3016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庄子吊诡的言说方式,在审美和技艺上表现出“至乐无乐”“至(大)美无美”“大巧若拙”等吊诡。从学科美学看,一方面,它彰显了道的层面的大美、至乐与大巧等,但大美等是一种美德精神及其体验,是非美学的;另一方面,它否定了世俗层面的审美与技艺,具有明显的反审美性。依其吊诡,当说“庄子美学”时,其实也在说“庄子美学非美学”。庄子美学研究是视域融合的建构过程,从学科美学的视域看,庄子是“非美”的。“非美”是合乎庄子道和体道思想的,也合乎其“齐物论”和“道—言”思想。吊诡之失正在于未能保住世俗之审美和技艺,此问题经后世理论家作转化后得以解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