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可为、能为与何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梅[1] 邓雅珺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206-214,共9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状况与教育干预研究”(20BWZ07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有效缩小教育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实践载体。构建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遵循,亦是对以往“嵌入”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守正创新,不仅能够转换支援双方的既定角色,实现相关主体利益的均衡发展,而且高度契合了“后支援时代”的帮扶要求。为使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须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互嵌”模式之向;健全治理机制,保障“互嵌”模式之效;增强文化调适,升华“互嵌”模式之质。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教育对口支援 “互嵌”模式 实践进路 

分 类 号:G750[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