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健新 杨文姣[2] 王传超 GUO Jianxin;YANG Wenjiao;WANG Chuanchao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2]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3]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社会与人类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5-122,共8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学科视角下的汉藏语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项目编号:21&ZD285)。
摘 要:汉藏语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是多学科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语言学研究中有基于“农业—语言共扩散”的汉藏语系中国北方起源假说和基于语言多样性的中国西南或印度东北部起源假说。综合考古学和古基因组学视野下的汉藏语系考古学文化及其人群关系的相关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地为汉藏语系的起源与演化进程研究提供多学科证据链。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下,考古学通过应用“河西走廊”“藏彝走廊”和“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等概念,探索华西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的人文联系,为汉藏先民迁徙和演化的考古研究奠定了基础;探讨了粟黍农业相关的汉藏先民从黄河流域的起源,以及西向和南向进入河西走廊和藏彝走廊的扩张过程。古基因组学则从人群角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解析了黄河流域及山东地区粟黍农业相关古代人群对现代汉藏语人群的遗传贡献,以及汉藏先民向青藏高原和沿青藏高原东麓迁徙最终形成现代族群分布格局的遗传混合历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