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肖雄[1] 陈迪[1] 瞿凡丽 王旭航 Zhao Xiaoxiong;Chen Di;Qu Fanli;Wang Xuhang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24期39-43,共5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度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课题“融媒体环境下影视类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0148;2021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基于小雅平台的课程思政智慧化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ZNXBJY202102;2022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与研究--“基于小雅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CNUAI&FE2022-03-08。
摘 要:当前兴起的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等学习方式,重构了高校的教学场景、师生交互方式。围绕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创新,探索以生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发展,对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智能媒体时代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规律,探索新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在研究设计上,文章以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影视类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为例,采用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价值引领、技术赋能、实践创新三个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实践,论证智能媒体技术有助于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互融,优化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机制,进而提出了智能媒体环境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实施路径与策略。文章旨在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教、学、管、评、研的智能化课程思政课堂建设,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跨场景的课堂管理与学习评价模式,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学,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与阵地意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实现“三全育人”,培养高质量的数字媒体传播人才。
关 键 词:智能媒体 技术赋能 影视类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J90-4[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