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教育形式异化现象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Alienation of Teaching Form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Double Reduction"Polic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军 高瑞 ZHAO Jun;GAO Rui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84-89,共6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双减”教育形式关乎“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其影响深远。应然状态下,“双减”的目的是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然状态下,“双减”后,出现了教育形式异化现象,诸如非学科类培训爆发、小红书或抖音等新媒体介入、课后服务变相“补课”等现象,这些教育形式异化的现象,也成了影响“双减”成效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要加强监管并加强制度保障,从源头治理,促进教育的发展;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多元合作,开发课程资源,改善教育评价;家庭方面,从教育形式异化的根源入手,更新教育理念,家校协作,缓解教育焦虑。

关 键 词:“双减” 教育生态 教育异化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