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小虎 Wang Xiaohu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国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3年第12期70-80,共11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先秦儒家气论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研究”(编号2020M67057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性自命出》中“自然人性论”和“性善”倾向的不同,不足以成为其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篇章或部分的充分条件,关键要看这两者是否有内在的联系,是否符合孔孟之间儒学发展之心性论转向的思想特征和趋势。答案是肯定的。《性自命出》正是在“心”之哲学地位提升的基础上区分“性”“情”并主张“情生于性”:“性”根植于“命”,而“命”源自“天”的大化流行。因此,生而即有的“性”具有普遍性和同一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但需借助于“情”才能呈现于外;“情”则是“性”由于“物取”或“心取”而于“心”上的形著和证显;承继孔子“为仁由己”的思路,故有“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的“性善”倾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