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建辉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3年第11期1-1,共1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摘 要:在很多教师看来,学生出现行为问题就须纠正,纠正的“标准”是必须让学生害怕、恐惧,并为此付出代价,因为只有付出了代价,产生了恐惧,学生才会改正行为。在这里,教师遵循的是法律惩罚的逻辑:失范——受罚——害怕——就范。这是极为错误的。因此,处理学生行为问题应遵循教育逻辑,即问题是学生成长的契机,教师应通过学生行为看到其潜藏的真实需求,并顺需引导学生成长。学生隐藏在行为问题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是教师的支持,而非指责与批评。可以说,学生行为问题,是对教师支持的一种召唤。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