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态度养成的心理机制和实践应用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oral Attitude Form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宇辰 YANG Yu-chen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6期118-125,共8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网络泛娱乐主义对‘Z世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策略研究”(22VSZ15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五理衔接’问题链教学设计”(XJGXP‐TJG202301)的阶段性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领军人才)引进计划资助。

摘  要:道德态度是指人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对象产生的内心倾向与反应倾向。内心倾向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构成,反应倾向由道德行为倾向构成。道德认知体现了道德态度在思维逻辑上的特点,道德情感体现了道德态度在心理体验上的特点,道德行为倾向体现了道德态度从观念到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三要素分别对应了主体与道德对象之间的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实践关系。道德态度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情感为动力,以道德行为倾向为中介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道德教育要遵循道德态度养成的心理机制,推动道德态度内心倾向与反应倾向的共同发展。

关 键 词:道德态度 心理机制 道德教育 

分 类 号:B82-054[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