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定倩[1,2]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出 处:《现代特殊教育》2024年第3期1-1,共1页Modern Special Education
摘 要: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150年。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节点,回顾和总结中国特殊教育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75年,其目的是以史为鉴,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积极贡献。回顾历史,要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教育思想。不可否认,我国第一所盲校“瞽叟通文馆”、第一所聋校“启瘖学馆”等一批早期的特殊教育学校,大多由外国传教士举办。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给特殊教育的历史遗憾。但同时更要看到,真正推动特殊教育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力量,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通文”到“启瘖”,从“康熙盲字”到“注音符号字母”,这些中国化的名称本身就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 键 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国传教士 特殊教育发展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盲校 特殊教育学校 历史遗憾
分 类 号:G769.2[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8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