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儿时欢喜,从此陷入“泥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关春(文/图)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杭州》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摘  要:捏塑亦称面塑,起源于山东菏泽,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后经菏泽穆李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故有“天下面塑出穆李”之美称。捏塑最初使用糯米粉加小麦粉为原料,经由着色、蒸制等步骤进行加工,得到的面团韧性强、色泽鲜明。现代流行的材料多数为低温聚合黏土,也称软陶,其颜色丰富、无毒环保,有很高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经过低温烘烤后具有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的特点。手艺人用刀、剪、簪、花纹模等简易工具,将黏土通过揉、搓、捻、切、点等多重技法创作作品,制成的人物及物品形象栩栩如生。

关 键 词:糯米粉 小麦粉 蒸制 软陶 面塑 创作作品 山东菏泽 延展性 

分 类 号:TS2[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