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在道德教育中何以可为——道德想象研究的透视与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佳乐 杨一鸣 马多秀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北京100088 [3]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宝鸡721013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基  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公益金项目“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感机制研究”(编号:GYJ2023021)成果之一。

摘  要:想象作为建构内在意义世界的活动,成为道德教育中追求完整生命个体德性成长的重要方式。道德哲学史上已有学者探讨想象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逐渐衍生出“道德想象”概念,这一发现使道德教育目标转向更关注理想与现实统一、道德教育过程转向更关注认知与情感统一、道德教育功能转向更关注自我与他者的统一。基于已有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总体研究正在从分裂走向整合、从认知走向情感、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同时面临着对道德主体不够重视等困境。因此,想象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需要从目标角度、过程角度、方法角度转型。

关 键 词:想象 道德教育 道德想象 情感 实践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