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晨[1] Zhang Chen
机构地区:[1]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2期99-113,共15页Chinese Journal of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现当代身体艺术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2CF17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图表”概念贯穿于德勒兹的多部著作,尤其是包括《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在内的艺术文本,是理解并建构德勒兹图像理论的关键。这一概念既介于科学、哲学与艺术之间,涉及德勒兹理论中有关绘画、电影、音乐与建筑等作品案例,又在概念谱系的流变中,与康德的“图式”、皮尔斯的符号学、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紧密相关。因而,这一概念向前接续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思想形象”,向后朝向其与加塔利合创的“抽象机器”“块茎”与“游牧”,它具身为艺术实践的创造行为,形塑了“先验的经验主义”,并诉诸一段辖域化与解辖域化相结合的运动过程。因此,对“图表”概念的考证与辨析有助于回答德勒兹哲学与艺术理论的相关问题,也能从“图像/影像”的角度,将德勒兹各个时期的文本加以连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