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施乃芊
机构地区:[1]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
出 处:《环境教育》2024年第4期56-58,共3页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具备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环境观的优势,本文提出教师可通过善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问题研究”栏目,把握渗透环境观的三个良好教学时机。人类是自然进程演变造化的产物,自有人类以来,人与环境相互依存[1]。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资源,用以生产和生活,并向自然排放废弃物。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索取与排放数量的增加、速度的加快,使得生态环境逐渐出现了许多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个人或集体的行为应受到科学环境观的正向引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