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能星辉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 处:《人文天下》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摘 要:“天”“地”“人”是中国早期思想的重要范畴。商周时期,人已经对“天地”有了思考,但此时的“天地”深含宗教意味。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大致在战国中后期,“天”“地”“人”观念走向成熟。以人如何参天地为线索和标准,中国早期思想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形态:一是《易传》《中庸》的以德性参天地,人通过挺立道德主体,尽己性物性,参赞天地化育;二是《老子》《庄子》的以无为参天地,人法于道,无为而为,顺应自然;三是《荀子》的以裁制参天地,天地与人各有其职分,人顺天时,利地财,裁制万物之自然材性而利用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