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马妮 杨文杰 Jin Mani;Yang Wenjie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2]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观政策研究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22年第12期77-83,共7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VGA200001)的部分成果。
摘 要:文章通过类案研究法对2006-2020年65份中小学教育惩戒司法判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教育惩戒主体合法性、教育惩戒理由正当性和教育惩戒方式适切性作为司法审查的重点,集中回答了“谁来惩”“为何惩”和“如何惩”三个关键问题。司法审判的逻辑揭示了对品行惩戒的严格性和对学业惩戒的有限性,并明确了合理性惩戒、偏差性惩戒与非法性惩戒的标准与界限。在对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上,法院对教育惩戒方式是否触及法律红线的合法性审查严格统一,而对操作程度与量度等合理性问题尺度与判决标准不一,产生了“同案不同判”现象。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惩戒,不仅要求惩戒主体把握教育惩戒的基本范畴与边界,还需合理界定教师的责任和限度,加强教育惩戒的配套制度建设。
分 类 号:G639.2[文化科学—教育学] D922.16[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