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兆澜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5
出 处:《现代教育与实践》2024年第4期7-9,共3页MODER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摘 要:教育是人与人、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而爱则是人类主动而非被动的情感与行动。将教育与爱结合,并非简单将其视为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投射。从爱的艺术以及人类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将教育爱划分为“类母爱”、“职业爱”、“自爱”以及“上帝之爱”四个方面。这种分类有助于具象化教育爱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为当代工业化网络时代下教育活动的师德困境寻找新的生机。通过爱的超越性力量,重新激发教育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的活力,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在当今社会,面对工业化和网络化的挑战,教育者需要以“类母爱”般的关怀和呵护对待学生,引导他们茁壮成长;以“职业爱”之心,尽职尽责地履行教育使命;同时,教育者也拥有“自爱”能力,言传身教教导学生学会自爱;最后,通过体现“上帝之爱”,教育者可以超越功利化,引导学生灵魂朝向人类神圣性事业,实现教育的更高层次的价值。这种全面的教育爱的理念,有助于教育者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爱的力量,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