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诚信[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 处:《法学文摘》2023年第2期32-34,共3页LAW SCIENCE DIGEST
摘 要:一、数字法学的前提性命题数字社会的到来使个人信息、数据相关法律问题得以凸显。信息不是数字社会特有的法律现象,传统线下社会也保护信息,但其有特定的保护范围:一种是人格性信息,即人格利益,另一种是由信息形成的知识。数据是数字社会的基本物质要素,数字社会的权利义务分配均围绕数据展开。个人信息是自然人身份再现于数字空间的人格标识,是数字法律关系的物质基础。数字社会是讨论个人信息的前提,脱离了数字社会,信息保护问题完全可由传统人格权和知识产权等制度解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