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首次进行基因编辑小麦大田试验,烘焙后致癌物质减少百分之五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海外星云》2023年第3期67-68,共2页OVERSEAS REPORT

摘  要:早在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就率先报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薯条、薯片、谷物、面包等)中检出丙烯酰胺;之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的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根据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丙烯酰胺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与人们日常生活最相关的丙烯酰胺来源是食物,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120摄氏度以上)烹调过程中形成。

关 键 词:淀粉类食品 植物性食物 致癌物质 丙烯酰胺 薯片 致癌性 斯德哥尔摩大学 基因编辑 

分 类 号:TS2[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